《河南理工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

   期次:第916期   作者:庄伟航   查看:90   

“雷锋”不仅仅是一个名字,还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楷模。“雷锋”与“雷锋精神”一起深深嵌入了华夏文明,成为中华民族一个不可磨灭的闪亮符号。在当今这个钟灵敏秀的时代,有的人行色匆匆,眼里笃定着奋斗的信念,时刻准备为这个时代奉献自己的全部;有的人却步履迟缓,犹豫不决,眼神满是迷惘。乘兴而来,兴尽而去,没有执以终身的信念,便如水上浮萍般飘渡无所。而在雷锋的眼中,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,我要把有限的生命,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”,虽仅一人之力,却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无限放大。公而忘私、言行一致、艰苦朴素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生的坚守,这种朴素的坚守成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,指引着我们加入为人民服务的行列,阔步向前,扛起新时代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的旗帜。

雷锋精神,一种“向上”的指引。“如果自己是一滴水,便润泽一寸土地;如果自己是一束阳光,便要照亮一方黑暗;如果自己仅是一颗粮食,也要哺育有用的生命”,对于自己存在的意义,雷锋在日记中如是说。即使身为小角色,也要有大勇担当,把自我存在的意义发挥到最大,不负此生。即使人生道路上满是荆棘与泥泞,也要积极向上地面对,在潜移默化中照亮同行之人。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发便是如此。他为解决草王坝长期缺水问题,带领群众靠着锄头、杆钎、铁锤和双手,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“生命渠”,历时30余年。他像是那颗不会生锈的钉子,把那股挤劲与钻劲全心全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,积极面对困难,带领村民成功脱贫。30余年的时光里,沧桑了面庞,僵直了手指,却从不曾泯灭向上奋进的信念,他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向上的精神。有些人生来平凡,但却可以在平凡中学习、成长,最终在平凡中变得不凡,拥有像雷锋那样朴实无华却催人奋进的力量。

雷锋精神,一种“向善”的传承。“我虽饿点,让他吃饱,这是我最大的快乐,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: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”,这是雷锋对“向善”的执着坚守。何谓向善?胸怀大爱、公而忘私、全心全意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便是雷锋对 “善”的追求。不拘于形式,却总能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,并给予帮助,为之奉献,这便是雷锋的“向善”。像是李芳老师用生命给学生完成的“最后一课”。在生死一瞬间,她挡在学生身前,自己却被疾驰的三轮车撞倒。“人性向善,犹水就下”,向善而生,终会遇见生命中的一切美好,她虽已悄然离去,师德风范却永远留存。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这便是她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实践。

雷锋精神是共和国建设道路上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,青年一代的我们是这面大旗的传承者,传承大爱的胸怀,忘我的精神与进取的锐气。心有大我,志诚报国,雷锋精神是一代代口耳相传的爱国情怀,是我们秉持的民族精神。在改革强国的新征程上,无论道路怎样崎岖坎坷,都要像雷锋那样,勇于担当,谱写新时代的赞歌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,我们要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,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干劲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去,不忘初心,让这面永不褪色的雷锋旗帜迎风飘扬!

河南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2140次访问,全刊已有2634788次访问